要独立6月3日,我参加了华东师大学前与特教学院组织的《都市文化与女性特质》的专题互动,与《上海女人》的作者马尚龙和上海电视台主持人陈燕华(即著名的“燕子姐姐”)一起交流了有关“上海女人”的内涵形成的特殊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基础。
被主持人燕子姐姐戏称为“两个男人谈女人”的互动,吸引了学院的女教师、女研究生、部分女本科生和男教师的参加。话题从马先生的“上海女人”、“上海的女人”和“大上海的女人”开始。他准备的ppt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阶段的上海女性的风采,让大家对“上海女人”有了一个共识。
“上海女人”既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一种文化追求,是一种理想的凝聚,一种既体现女性的自我向往又体现男性内心渴求的文化积淀。正如马先生在《上海女人》一书中所说,上海女人的品格是上海文化“煲”出来的,而不是披一件时装或套一双高跟鞋就能打扮出来的。
一提到上海女人,人们就会想到“嗲”和“作”。实际上,嗲是有条件的,作是有限度的。界限在哪里,全凭男女双方的感悟。超出条件的嗲结果是肉麻,失去限度的作结果就是不可收拾,都会造成适得其反,两败俱伤。因此,上海女人的嗲是一种做人的格调,上海女人的作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马先生提到,有一年上海某机构作社会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女性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如何看待这一调查结果呢?我不知道这调查是怎么抽样的。孤立地看这一结论,应该说是一种社会的悲剧。我们的妇女解贵在心理独立
放运动搞了很多年,现在还是出现这样的社会心态,至少表明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是不是没有真正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在职场打拼的女性身心俱伤,女性没有在自己的工作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女性依然留恋由男性掌控和保护的状况。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但至少有一条是可以归结的,那就是还有相当多的女性心理上没有独立。柏杨先生早就说过,“女人仅经济上有独立似乎不够。如果心理上不能独立,那就更苦——社会家庭两头忙。必须心理上有独立能力,才算是真正的人格独立,才有资格完成自我”。今天看来,距离心理的独立还有漫长的路。
2009年6月5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限不现实 护理心理学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口腔正畸学 赠你以星空 终极护花高手 暖心24小时:步步为营 坏小子是我的王子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非常霸女 霸道兵王在都市 爱与恨的源泉之霹雳MIT同人文 丑小鸭的大牌男友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赖上霸道校草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王牌修真者 重生之若你爱我如珍宝 老年护理学 护花狂龙:绝世天才霸校园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